读书到底读什么?是读字、读词、读句子?还是读画面?读画面有什么价值呢?
下面几本书是最近几天和小宝读的最多的一套中的三本。第一本Just for you :
一看到小刺猬站在高高的椅子上挥舞着铲子,小宝就乐啦:这场景他太熟悉了,也经常这么干啊。对于不到4岁的小宝,目前对文字还没有什么概念。所以一般不会要求主动去读文字。他看书一定是先看图了--其实就算是安妮那样能读很多文字的孩子,读图都是第一步。
看到这张图,小宝说:他帮妈妈做饭呢。马上,他就发现了一个秘密,说着还有个小虫子--哦,是蚂蚱。我顺势问,看看除了这个小蚂蚱还有别的没有?看了好变天,没看出来,这时候,说,他把鸡蛋都给弄掉了。我顺势说,哦,是啊,因为the eggs were too slippery.然后我就指着那个要掉下来的鸡蛋夸张地说:oh,too slippery,too slippery,要掉了......
到了下一页,引起他注意的是那一大堆泡泡,这么多的泡泡啊!咦?这里面还有个小虫子?钻到泡泡里去了,说完就哈哈大笑。这时候我问,怎么会有这么多泡泡啊?谁弄的?小宝想了会,回头看到前面这页了,说,这是装泡泡的瓶子--是啊,他们俩经常在浴室里弄泡泡,都是从大瓶子里倒出来的。这时候,又看到了下面挂着的小虫子--这回看明白了,原来是小蜘蛛。然后说,小蜘蛛挂在拖把上面(拖把是我告诉的,因为他认识的拖把和这个不一样),小蚂蚱趴着呢。这时候我问,他那个拖把要干嘛啊?擦地。嗯,我就势把原文念一遍,尽管他象没有反应一样。念的时候我故意突出了 too bubbly,然后又换了个bubble,在他们之间转换一下--实际上,是想让他明白这两个词是有关系的,但是又不想刻意地教。有个印象就行了。
这个时候,安妮过来了,说这本书特别有意思,每页里面都藏着个秘密。我问,什么秘密?他说,你看--小蜘蛛和小蚂蚱。我问,每页都有吗?她得意地说,当然都有了,不过,你不一定找得到。小宝一听来了劲,开始回头去翻前面的,终于在姐姐的指点下在扫帚边上把那个漏网的小蜘蛛给抓获归案了。
有了这次经历,小宝每看一页图,都要先找俩宝贝。找完宝贝发现,哎呦,他怎么哭了?盘子都broken了。盘子怎么会broken呢?哦,原来他自己端了那么多的盘子啊。顺势,把字读出来,突出一下put away,然后随口说go away,take away,这些都是他熟悉的。the floor was too wet,其实这也是一个因果。
到了下一页,小宝喊了句:哇,又broken 了。我就势:the bag broke。然后就开始找,都什么东西掉到地下了?这些东西原来在加拿大的时候基本都知道英文名字。其中那个orange我说是tomato吧?安妮说不是,因为上面哪里哪里不一样--其实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,她能看出区别就好。
然后我问他们,都谁在这里看热闹呢?小宝把名字说了一遍,安妮补充说:你看这个蝴蝶,还用手推着脸,多好玩啊!最后,俩人又开始找那两个秘密人物去了。
到了这张图片,看到小刺猬跳起的样子,小宝第一句话就是:bouncing ball--这是starfall里面的一个和字母配套的单词,结果在这里用上了--这就是情境的对应。虽然有的时候对应的不完全准确,但是它能通过这个联想过去的知识,这就是学习能力的一个反应。我顺着他的bouncing ball,说恩,像bouncing ball,the bed was too bouncy.本来呢,他想要take a nap,sleep--这时候也不用顾及词性的对应了,理解了就行。
下面这页,小宝说,小蜘蛛拉了根绳子,小蚂蚱在后面推--他们都要帮他。然后他们就累了,坐在轱辘上了。他们不下来,小刺猬也推不动啊。
这页苹果的开始小宝没明白,后来我一说,哦,明白了,原来他把给妈妈的苹果都给吃了啊,因为got hungry。后来每次看到这里就哈哈大笑,说就剩苹果核了。
到了下面,小宝看到叉子在地上不大理解。干嘛要蜘蛛他们俩要搬盘子呢?姐姐这个时候就开始展开联想了:其实他俩不用这样搬,小蜘蛛把那个丝做成一张网,然后就像前面拉轱辘一样,用那个丝拉着就行了,到时候,小蚂蚱跳上桌子,小蜘蛛在下面一递,多省力啊.....
这张画面,小刺猬让妈妈抱,小蜘蛛和小蚂蚱也拥抱,看他们的腿,还这样--小宝说完还学了一下。
And I did it--这是一句比较常用的话,他们都知道!